1959年入空军领航学院学习领航,毕业后分配到民航。先后在民航成都管理局和北京管理局飞行队飞行,担任领航员工作。航龄40余年,飞行时间超过12000小时。获得飞行安全一等奖及一级领航员职称。1975年调到民航总局,先后在航行司领航处和飞行标准司航务管理处工作。曾赴俄罗斯、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分别参加改装飞行、飞行程序设计和飞行性能工程学系。同时,参与了全国航路规划;组织编写了“领航条例”;协助金焕章编写了“机场运行标准制定与实施规定”;审核了全国民用机场的仪表进近程序;参与设计了很多地形复杂,净空条件差的机场的飞行程序,圆满的完成了飞行程序改革的任务。
退休后,受聘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民航机场工程咨询公司,空中交通管理局和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等单位为顾问、航行专家。参与机场工程项目中的航行服务项目和飞行程序设计的评估工作及特殊机场航行问题和飞行程序的研讨。50年来在航行部分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具有丰富的航行知识,对飞行程设计有深入研究。
1951年12月毕业于空军第一航空学校空中飞行领航专业。曾担任过运输机空中领航和带飞教员职务,历年来曾多次执行国内外专机空运任务,接送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党政首脑、国际友人。1954年执行周恩来总理日内瓦会议后专机和为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护送周总理的专机任务,1956年毛泽东主席南巡首次乘坐军航专机的随机任务,1963年刘少奇主席出访的专机任务等。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多次评为一、二级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1979年调民航总局工作后,多次被评为机关优秀党员。1986年被评为全国民航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民航总局授予“安全飞行双十五万”先进个人,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被授予民航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科技成果奖,先进生产者等。1992年退休后,被聘为民航总局工程咨询公司顾问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顾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退休十年来参与了数十个民用、军民合用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的评估部分,机场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为民航建设事业和西部开发贡献余热。
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雷达导航系,后任职于民航总局通讯导航处,曾先后经办从国外进口航管雷达和管制中心设备。编制国内研制空管设备的技术要求,组织编制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管制中心建设的技术方案。编制民航空管“九五”“十五”空管建设方案。历任民航总局航引司雷达导航处处长兼中国民航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建设处处长。九九年受聘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2000年受聘为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专家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06年受聘为民航专业工程质检总站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之后致力于电气化铁道与其他系统间的电磁兼容工程设计、研究和咨询工作。曾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与其他系统电磁兼容间的工程设计工作并获得国家级奖励。2000年起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聘任问“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负责国内电磁兼容标准制定和审查工作。
97年被授予“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多次被授予“中铁工程总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中铁电气化集团公司第一批技术专家。